2023
11/09
13:03
來源
江南晚報
分享
據克而瑞數據統計顯示,目前為止,2023年惠山區商品住宅成交建面41.95萬㎡,其中錢橋板塊以9.73萬㎡成交面積位居惠山區板塊成交面積榜第二位,2023年商品住宅成交量僅次于惠山新城板塊。雖然是惠山區的鄉鎮板塊,但是近幾年來,錢橋板塊飛速發展,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房企進駐和購房者的關注。
從區位上來看,錢橋東鄰梁溪區,南與濱湖區交界,北與洛社鎮相鄰;錢橋地處“太湖灣科創帶”和“惠山科創軸”交匯點,滬宜高速、S342、盛岸路、江海路、錢榮路等交通要道貫穿全境,且地鐵3號線進一步提升了錢橋的通達度,交通便利。
職業教育基地、現代產業強鎮和江南山水特色宜居鎮三位一體的功能定位以及“三廊四島多組團”和五大生態生活區規劃,使得錢橋成為西部城建的重要一極。2022年,錢橋街道擁有規上工業企業240家、高新技術企業92家、雛鷹企業13家、瞪羚企業4家、各級專精特新企業29家。
錢橋,是惠山“雙核雙門戶”中雙門戶之一,占據“西優”發展重地,是驅動西部城市副中心崛起的動力引擎。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,在與梁溪等區域不斷融合、協同發展的過程中,錢橋板塊逐漸承接更多資源外溢,實現區域價值的迅速提升。
據悉,錢橋板塊將掛出今年的第一宗居住用地,即美林湖東側地塊。
該地塊曾于惠山區城市價值推介會上亮相,具體質素如何呢?一起來看看地塊具體情況。
NO.1 地塊具體解析
地塊位于錢藕路與錢中路交叉口東南側,土地用途為居住用地,土地出讓面積為60874㎡,容積率為1.7。
交通方面:地塊周邊有錢橋大道、錢榮路等城市交通主干道環繞;往東3公里以內可直上盛岸西路和江??焖俾?;軌道交通方面,地塊位于地鐵3號線蘇廟站與錢橋站之間,交通便利,通達全城。
商業方面:2公里范圍內,有恒達中環國際;地塊距離百樂廣場約10分鐘車程;此外,地塊周邊成熟社區比較多,底商較多,日常生活便利。
教育資源方面:地塊北側錢橋中心小學、錢橋中學近在咫尺,且地塊周邊還有惠山金橋實驗學校、華銳實驗小學等。此外,地塊南側靠近梅園、動物園,車程約10-15分鐘。
整體而言,地塊處于錢橋板塊核心位置,隨著盛岸路、江海路、錢榮路等道路的貫通與快速化,錢橋板塊能快速通達全城,憑借成熟的商業、教育、區位優勢,也成為承接主城置業需求外溢的重要板塊。
NO.2 地塊開發價值
在產業、經濟、多個配套的飛速發展下,大華、招商、美的等品牌房企不斷進駐,錢橋板塊的土地市場、新房市場也迎來了高光時刻。
1. 土地市場:2017年以來,品牌房企如旭輝、金科、招商、大華等相繼進駐,帶動區域人居水平不斷提升。2017年2月,旭輝以16.59億元一舉競得錢橋兩幅宅地,即后來打造的旭輝時代城,開啟錢橋人居的品質時代;2018年7月,金科和耘林分別以6105元/㎡、4378元/㎡樓面價進駐錢橋;2020年,招商以9164元/㎡和9472元/㎡的樓面價競得洋溪5號地塊和洋溪8號地塊,打造招商雍榮府和溪西云境項目,區域土地價值迎來補漲,同時也帶動區域人居水平的提升。2021年8月,大華和昌建分別競得1幅宅地,且樓面價破萬,至此,錢橋土地市場進入萬元時代。
2. 新房市場:土地市場供應充足,錢橋板塊新房市場日新月異,板塊人居在迭代更新中不斷提升。
目前,板塊內在售新房項目主要有溪西云境、大華公園薈、南山美的·云上四季等。溪西云境,在售建面約110㎡、140㎡多層現房房源,最新成交均價16842元/㎡。大華公園薈,在售建面約89-125㎡帶裝修或毛坯高層、小高層房源,最新成交均價14677元/㎡。南山美的·云上四季,在售建面約89㎡、108㎡帶裝修或毛坯高層房源,最新成交均價15419元/㎡。
二手房方面,地塊西側美林湖花園,最新一次成交為2023年10月,建面約106.23㎡小高層房源,成交均價14121元/㎡,該小區最新掛牌均價為15855元/㎡。整體而言,地塊位于錢橋板塊核心位置,由于地塊周邊2公里內多年沒有宅地成交,因此目前地塊周邊2公里內也沒有新房項目在售,而該地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NO.3 總結
據克而瑞數據統計顯示,2023年至今,惠山區商品住宅主力成交面積段集中在100-130㎡,其中120-130㎡面積段產品成交量最多,占比惠山區總成交的22.27%,其次是110-120㎡面積段產品,成交占比17.92%。
由此可見,剛改和改善置業需求是當下無錫樓市主流。
美林湖東側地塊毗鄰地鐵,且地塊位于錢橋板塊核芯位置,周邊配套較為成熟,人居氛圍濃厚;但地塊周邊多年沒有宅地出讓,隨著錢橋板塊產業、經濟、配套等的不斷升級發展,區域內改善置業需求旺盛。而該地塊容積率僅1.7,預計后期將打造品質改善小高層產品,屆時或將為片區帶來品質改善需求的全新選擇。
?。硕馃o錫)
Copyright(C) 1998-2023 www.giandc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: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蘇)字第00306號
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