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
11/15
12:55
來源
無錫日報
分享
錫城部分院校把“雙11”作為檢驗學生商務運營能力和電商創業能力的實戰課堂,每年“雙11”總能看到錫城學子“奮戰”在一線的身影。不過近日記者采訪發現,與以往學生嘗試開直播售賣護膚品等不同的是,今年“雙11”活動期間,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一群學生開直播賣種子,為西部地區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。
今年直播賣種子
“這上海青的種子可以直接播種,但要提醒的是,播種前要將種子用常溫自來水浸泡半天至一天后取出風干再種……”在“貿小金·花園傳說”助農直播間里侃侃而談,教授網友種植蔬菜、瓜果和鮮花的并不是種植經驗豐富的園藝師、農人,而是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貿易金融學院的在校學生。從10月下旬嘗試通過直播售賣種子以來,這群高校學子、園藝“小白”快速成長,特別是經歷過“雙11”后,他們在直播運營等各方面的技能有很大提升。
參與直播的大三學生鄭夢磊說,他和小伙伴們自10月下旬以來,每天開一場3小時的直播,從“雙11”活動開始后,他們每天直播時長達到了5—6小時。“從前期直播間搭建、摳圖、種子擺放到話術運用都有門道。我們和其他網店不同的是,售賣適合相關地區當季種植的種子,需要學的知識有很多,相應的成長也很快。”
“雙11”活動中,學生直播售賣商品的選擇其實有很多,為什么要賣種子?無錫城職院學工辦主任、直播社指導教師沈迪介紹,學校一位已經畢業的校友潘潞洋在甘肅創業,2021年承包了一片土地成立了育種基地,自主研發專利技術培育“農業芯片”——種子,吸收當地農民就業,傳授他們相關育種技術外,將培育的高性價比種子銷往全國各地。潘潞洋除了在線下開設門店外,還于今年8月開啟線上直播業務,拓寬銷售渠道。今年下半年,他將項目布局校園市場,與無錫城職院合作建立起了校園直播間和校內育種基地。“校友自主創業,培育高性價比的種子,通過網絡直播售賣,可以快速打破東西部種子流通的壁壘,同時帶領學弟學妹們將所學知識融于實踐,提升技能素養,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。”沈迪說。
潘潞洋自從畢業后一直致力于創業。目前他啟動的校園項目團隊成員大多為在校學生。“我們的項目將依托江蘇省郵政行業職教集團、無錫市農村電商學院等載體。我們一起帶著服務鄉村振興的熱情,利用互聯網以及自身所學專業將種子培育技術發揚光大,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,為農民增收貢獻力量。”
校園勞動實踐熱度高
今年“雙11”活動期間,鄭夢磊和同學們且忙且收獲。在沈迪的牽頭下,鄭夢磊等一批學生在今年上半年嘗試直播帶貨,比如線上售賣苗族飾品、新疆農特產品、陽山水蜜桃等。“直播銷售種子我們是第一次嘗試。”鄭夢磊說。
事實上,在開啟“雙11”直播前這些學生已經做了許多準備工作。種子涉及農業種植,對于商科學生來說,沒有種植經驗是無法做好有效直播的。本學期,學校特別開辟了一塊地作為“花園傳說”育種基地,還特別設置了一條勞動實踐長廊,為學生提供了勞動教育的平臺。鄭夢磊和他的同學們前期試種上海青、蘿卜等。“我們出售的種子都是包對版一代種子,一開始大家都沒有種植經驗,種下去出芽率不高,就向校園里的保潔、園藝等工作人員請教方法。得到了指導后,我們后續的種植比較順利。前不久我們收獲了第一茬上海青、蘿卜,送去食堂后同學們已經嘗鮮了。”他介紹,在勞動實踐長廊里,還有同學們試種的一盆盆花和蔬果等。
整個種植過程學生都用視頻記錄了下來,后期制作成短視頻,為線上購買種子的顧客提供種植教程。“為了更好地推廣優質種子,我們必須親力親為。”通過這段時間堅持不懈地努力,讓鄭夢磊心生感慨,“直播帶貨并不好干,但我覺得對我來說很有意義。”他介紹,目前學校內教授的知識和技能還是以開設、運營網店為主,線上直播涉及較少。但他對線上直播等新興的銷售方式很感興趣,希望在實踐中積累相關經驗。“我的家鄉在安徽省金寨縣,那里盛產板栗、茶葉等農產品。我希望以后憑借自己所學,為家鄉農產品銷售出力,幫助家鄉父老增產增收。”(陳春賢)
Copyright(C) 1998-2023 www.giandc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無錫日報報業集團無錫新傳媒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3212017000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:110330069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蘇)字第00306號
蘇新網備2006009 蘇ICP備05004020號